首页 > 研究 > 证券研究 > 详情
CPO-AI智算中心光互联趋势加快
2025-01-16 15:23:25

  三大指数普遍收涨,中小创涨幅居前,创业板涨+0.66%。

  盘面上,工业金属、贵金属、化学原料、煤炭开采加工等板块上涨。通信设备、互联网电商、通信服务涨幅居前。大消费方向,白酒、食品加工制造、医药商业、纺织制造、饮料制造下跌,半导体、元器件跌幅居前。

  题材热点,CPO概念股午后冲高!

  消息面,据报道,英伟达或将于2025年3月召开的GTC大会推出CPO交换机新品。供应链透露,这款CPO交换机正处于试产阶段,若进展顺利,今年8月即可实现量产。关注方向国产替代更新迭代,热点题材机会。

  技术面,日线级别,指数阶段性调整后,时间换空间震荡整理为主。30分钟关注阶段性低位中枢整理充分,方向性选择机会。

  操作上,顺势而为,明显反转前,严格按照体系策略,控制好仓位为主。

 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CPO-AI智算方向机会,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行业逻辑:

1.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迭代,打开智能算力需求

  人工智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,大模型加速发展趋势下,国内厂商加大对AI Agen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的投入。AI Agent是一种以AI大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工具,可根据具体场景实现高度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智能服务,有望将大模型的潜力最大化,推动AI技术应用化,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商业化。AI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千亿级以上的参数训练,有望拉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峰。根据IDC数据,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资本开支有望达2350亿美元,并预计2028年增长至6320亿美元,复合增速达29%。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资本开支2024-2028年GAGR有望达59%,显著高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22%。

2.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趋势下,供应链中核心器件将充分受益

  人工智能行业带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趋势下,服务器、芯片及光模块等是供应链中核心器件。

  服务器:服务器是算力基础设施,AI服务器比普通服务器对算力及存储性能要求更高,预计2024年全球普通AI服务器和高端AI服务器出货量分别为72.5和54.3万台,分别同比增长54.2%和172.0%。算力芯片:芯片是智能核心,目前寒武纪、华为昇腾和沐曦等国产芯片与英伟达H200仍存在较大差距,美国禁令下芯片卡脖子风险高,国产芯片亟待突破。

  光通信模块:高端光模块用量有望大幅提升,目前国产公司已在全球光模。

3.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,为数据要素生态保驾护航

 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数据要素有巨大需求。AIGC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,AI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千亿级以上的参数训练,带来对算力的高额需求,有望推动新一轮AI基础设施建设。根据OpenAI官网,AI模型训练计算量自2012年起每3.4个月就增长一倍。以GPT-3模型为例,根据lambdalabs数据,该模型参数规模达1750亿,完整训练运算量达3640PFlop/s-days(以3640PFlop/s速度进行运算,需要3640天)。模型完成单次训练约需要355个CPU年并耗费460万美元(假设采用Nvidia Tesla V100芯片)。

4.构建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市场,商业模式加快成熟

  数据流通端是数据要素流通的中介与核心,沟通各类市场主体,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行交互、整合、交换、交易的平台,是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建设的基础。数据流通端按类型可分为数据交易所、企业主导型数据服务平台及开放数据平台。未来数据交易所有望成为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的主流平台。

5.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下,数字要素市场生态逐渐完善

  “数据要素”是数字经济中,讨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对“数据”的指代,是对数据促进生产价值的强调,即数据要素指的是根据特定生产需求汇聚、整理、加工而成的计算机数据及其衍生形态,投入于生产的原始数据集、标准化数据集、各类数据产品及以数据为基础产生的系统、信息和知识均可纳入数据要素讨论的范畴。

6.投资建议

  建议关注CPO-AI智算方向投资机会。

7.风险提示

  AI技术导入不及预期;算力资本开支不及预期;宏观经济不及预期;竞争加剧。

 


上一篇:勇闯小红书,概念持续爆火

下一篇:特朗普2.0,关注换届前后对华半导体政策变化